PG电子·麻将胡了「中国」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徐乐江:中国钢铁需求仍然还有一定增长空间
    徐乐江:中国钢铁需求仍然还有一定增长空间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3月1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下午主题为“保持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的环节上,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徐乐江在“中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问题上表示,低速增长或者是转型发展是对中国制造业一个好的脱胎换骨的时期,只有真正面对这个,过了这一关,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够上一个大的台阶。同时,他提出中国制造业应从三个方面提高能力。

    以下是直播实录:

        谢谢韩主任,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问题,我来自于钢铁业,这是传统的制造业,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有人说中国今天是世界的工厂,说起中国的制造业会让中国人有自豪但是也有遗憾的感觉,自豪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这一点大家都不怀疑。

        中国的廉价制品也遍布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享受中国制造的实惠。遗憾的是在这个发展当中,中国制造给中国带来财富积累的同时,我们的发展方式当然这个方式在这个发展阶段也是没的选择,粗放发展也出现一些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所以我想谈谈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些认识和今后中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认识。

        因为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钢铁业当年产量是2800万吨,去年中国钢铁生产了6.88亿吨,占了全球将近一半48%。我谈的第一个是对中国制造业的一点认识,第一是制造业是实体产业的典型形态,是社会财富的实现载体,这一条我相信大家都清楚。

        按照市场经济,企业把各类资源按照市场的要求通过制造业可以转化为供人们使用的或利用的各种产品,包括生活消费品、工业品,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近18世纪英国革命就是制造业革命,人类社会因制造业发展进入现代文明时代,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创造途径也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但是财富实现途径仍然离不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现在美国应该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体,奥巴马总统提出来重返制造业、重构制造业,也是发展到今天认识到了制造业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中国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体,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占中国产业达40%多,比例是美国的两倍,但是制造业的产值和美国比,尽管比例小,在三大产业当中产值美国制造业是很大的,是全球最大。中国第二产业中的制造对外的以来度很大,这是和我们发展过程有关系,所以一旦外部需求因各种原因比如说金融危机,现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影响需求萎缩以后,中国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将是巨大的。这是一点认识。

       第二,中国制造业、加工业和组装业在发展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是制造业低端的形势。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从那时起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是我们看了看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当中相当大比重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催生了中国大量以简单加工和组装为主的制造企业或者是制造产业,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逐步开始奠定或者是被世人所认识到。

       我个人认为,中国制造业也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完整的制造业被肢解,过去中国是计划经济,但是从产业链各种角度还是比较全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系统,也没有自己的供应链系统,也没有自己的营销服务体系,只是提高低成本干了中间一段加工、组装,所以企业主要任务是接单按图加工组装,出口的企业是完整的企业。

       低端制造业必然缺乏核心的制造技术和能力,更谈不上有自主品牌了,所以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未来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很多中国制造也沦为世界很多知名品牌的代工厂。

       第三个特点,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我个人认为已经陷入低成本的陷阱,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竞争,一个是创新。我国制造业的要素成本近几年来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的缩小,但是这种优势我认为并没有消失,比如以钢铁业为例,中国是钢铁大国,但是人工成本与近邻的日本、韩国、德国、美国钢铁企业员工水平的1/8到1/10。

       二是土地成本比较低廉,中国钢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因为钢铁业是占土地很大的行业,所以这几年钢铁业发展土地成本比较宽松,而且工业用地价格比房地产用地还要便宜的多,有的地方招商引资把土地无偿引用。

       第三是环境成本很低廉,这是我们环境发展当中存在的现象,很多企业在生产钢铁成本的同时,并没有达到环境治理的要求,以牺牲环境代价来生产产品,所以发达国家在企业制造业里环保支出相对要少的多。

       所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今天主要来自于低成本,包括了低人工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实际上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培养了我们的制造业,当然这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说也是绕不过去的,也必须走的过程,今天来看,这种低成本带来的就是以成本唯一的竞争段,无成本转让能力。初期看这是一种竞争力,所以我们的产品走向全球,但是长期看低成本恰好弱化企业的竞争力,这好象是开源和节流关系一样。

       第四,中国还不具备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条件,尽管今天中国制造产品风靡全球,就像中国钢铁一样,全球人都承认中国是一个钢铁大国,就是制造大国,但是说中国是钢铁强国,我在这个行业干了三十多年,我认为还达不到强。回头看看工业化过程或者是制造业发展过程,19世纪6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制造中心。其后全球中心我认为两次大转移,一个是二战之后美国取得了世界制造中心地位,战后德国和日本逐渐取代美国,成为日本制造世界中心。

       现在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即认为全球制造业已经发生第三次大转移,说向中国来转移,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大家认为的一种趋势。中国承接了许多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这一条毋庸置疑,但是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这些条件先要具备足够技术创新的支撑,这一条很重要,你有独到的技术,不仅仅使低成本。英国制造中心是蒸汽机的发明,工业时代实现机械化,美国是电力革命,到了德国和日本赶上微电子信息化等等。

       回头看看中国,我们目前基本上一个跟随时代,就是过去说的消化引进技术,目前创新还处于点线,全面的创新在制造技术上还没有一种很强的突破,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很多产品基本上是加工过程,在产品开发设计零部件核心技术方面大量还是依靠国外的技术。所以,中国今天仍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第五,看看我所在的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制造行业,而且是工业化或者是制造业的粮食,提供最基础原材料。看看全球钢铁产业发展的轨迹,与世界经济业发展轨迹高度重合,所以从这个行业可以窥视一下制造业的规律以及中国制造业今天处于什么状态的特征。现在钢铁工业是于19世纪初期英国,蒸汽机发明及其广泛应用并带动冶金煤炭机车制造业的发展。

       1800年,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钢铁总产量一半以上,1870英国钢铁量仍然保持世界首位,而这一时期正是英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时期。1910开始到二战前期,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制造大国,产量份额接近世界总量的50%。虽然后来美国钢铁产量份额很快下降,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保持最大钢铁生产国的地位,最高产量一度突破1.4亿吨。

       这期间也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二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和德国钢铁工业都得到迅速崛起,尤其是日本钢铁从战后百万吨达到70年代1.2亿吨的峰值水平,所以从这个行业可以看出来制造中心从钢铁行业来看有一个发展的轨迹。

       中国钢铁产量从78年的2800万吨到去年6.73亿吨,所以从这个规律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钢铁消费达到峰值并保持需求稳定以后,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才开始成熟,这个观点对不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技术创新才有创新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中国钢铁需求仍然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尤其是这几年粗放式发展,有一半是建房子的材料。以上我对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处于什么阶段的一些认识和特点。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关于中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往哪个方面努力的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因为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刚性的上涨,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加工制造业面临很大挑战,比如说以钢铁为代表生产资料行业,在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四万亿投资刺激下这两年又保持高度增长,07、08年这个行业就应该调整。

       所以“十二五”开始中国步入转型发展的道路,宏观经济对我们这个行业生产资料需求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或者开始进入供大于求的时机,并将进入低增长时代,所以我们行业和其他制造业一样将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就像上午的会议上有些专家说的,我们很多资源配置不仅仅是中国的需求,是全球的需求,钢铁产品直接出口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但是钢铁产品作为家电、汽车、工程机械、造船间接出口这一块仍然是表现出了我们很多产能是着眼于全球市场,所以这个时期的到来是到了行业发展开始要转变的时候。

       出口这部分表现出我们很多产能是着眼于全球市场,所以这个时期的到来是到了行业发展开始要转变的时候。所以,我认为低速增长或者是转型发展是对中国制造业一个好的脱胎换骨的时期,只有真正面对这个,过了这一关,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够上一个大的台阶,因此我认为对中国制造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我们的能力:第一是提高创新能力,这是提升经济的根本途径,客户的需求是不断的变化,企业只有不断的在技术上各方面进行突破,开发出产品,满足业务的需求,同样产品有低的成本和好的性能,这样才能够有好的发展。第二是以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为抓手,向微小企业两端转移,中国这几年制造业发展更多是停留在V趋向中间一段,售后和终端服务在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包括销售产业链整合等等,所以这方面可能也是中国制造业急需要提高能力,从仅仅为加工组装制造向两端,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后面的产业链的整合,包括售后服务等等提高我们的能力。

       第三,要逐渐在这当中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品牌,使得这些品牌在全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纵观世界制造业发展,很多制造业企业是百年老店,与他们能力建设有关系,与他们形成的品牌也有关系,品牌不仅仅包括产品,还有企业的文化以及包括文化形成企业很强竞争力的DNA,这一块对中国制造业今后是尤其要注重这一条。现在我们打低价格价格战基本是处于初期阶段,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已经过了,对中国来说这个阶段刚刚开始,过去是因为警觉有和无的问题,钢铁业为什么日子好过,是因为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只要把钢铁干出来了,质量差一点也有人要,价格还卖的不错,今后这个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四是企业竞争是人的竞争,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制造业最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人的要求也是一样,也是粗放式的。

       中国前三十年又是劳动力红利阶段,简单的培训就能够参与组装加工行业,今后如果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品牌,对人的培养和人的素质提高上不下工夫的话,想制造业整个提高竞争力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从这个角度应该下工夫。

       以上是我在这当中有一些认识愿意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网站首页 | 集团概况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 | 产品信息 | 技术装备 | 营销网络 | 人才资源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   江阴市西城钢铁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05026401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654号

    友情链接: